2021年世界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2-04-22浏览次数:613

一、学位点总体概况

9499威尼斯世界史学科是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甘肃省重点学科,设有世界史系,中亚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西方文明史、中亚史和丝绸之路文明与中外关系史3个教学团队。2011年,获批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9人,毕业12人,12名毕业生都获得世界史硕士学位,目前在读29人。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拥有博士学位的导师3名。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结合世界史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的指导地位。本学科研究生除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思政理论课外,结合学科特点设置了一系列特色课程。“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经典导读”课程,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经典论著。通过阅读原文,让学生深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中亚民族与宗教”、“中亚中东热点问题”课程,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宗教、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反对“三股势力”的行动自觉。“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亚政治与经济研究”课程,重点研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向西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培养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

第二,利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9499威尼斯自身特色,创造性开展教育活动,推动思政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甘肃省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本学科因地制宜,组织师生实地考察兰州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会宁县红军会师楼、高台县红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提高思想认识,将学习体悟转化为钻研学术、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9499威尼斯发端于京师,在抗日战争的烽烟之中西迁兰州,走过100多年的风云岁月,具有丰富的思政内涵。本学科以校史教育为抓手,开展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和人文情怀教育,让党史、国史、校史、院史教育贯穿学生日常,邀请校史专家、思政专业教师、毕业校友定期为学生做辅导报告。

第三,落实基层党组织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发挥世界史学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与党员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选派政治素质过硬、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本学科党员利用世界史学科和专业优势,立学术报国之志,依托学院的“知行社”、“口述史学会”等学生社团,带动全体师生开展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师生们深入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支教、扶智扶志、送文化下乡、开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专题社会实践系列调研,深入了解祖国西部的实际情况,培养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责任担当。多措并举,落实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动“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课程教学改革:

1.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分组定期举行研讨活动,深入梳理世界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增设特色课程“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导读”,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增设中亚史方面的课程,强化学科特色。

3. 推行“小课制”。各学科方向可邀请校外知名专家集中授课3-5次,使本专业师生与一流学者面对面深入交流,达到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4.实现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层次”选课。学校将各学院课程平台融入学校课程平台,将各学院开设的课程作为全校研究生选课资源的一部分,鼓励世界史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学院和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

5.积极参与建设学校研究生荣誉课程体系。学校调动全校最优质资源开设系列课程,推进研究生荣誉课程体系运行,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一门课程。由世界史学科2名教师讲授的《西方文明史》入选研究生荣誉课程体系。

师德师风建设:

1.建立师德师风监督检查机制

进一步完善了督导组听课、院级领导听课、同行互相听课和学生教学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状况进行全方位评议,对课堂内外可能存在的师德“失范”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和监控。明确师德师风考核内容,把师德师风考核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体系,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同时在岗位聘任、评优评先、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

2.建立世界史党小组理论学习小组

学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着力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2015年以来,本学科党小组开展以“严以律己,正风肃纪,努力创建优良院风教风学风”为主题的系列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9499威尼斯研究部署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结合本学科实际,提出在“大思政格局”下讲好“历史故事”。

3.传承“西迁精神”

9499威尼斯自扎根西北以来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多少前辈学人扎根西北用实际行动演绎了良好的师德师风。“西迁精神”所体现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是百年师大一直所坚守的初心,也是本学科长期以来所秉承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挖掘“西迁精神”,本学科举办的“师德师风大家谈”专题讲座,邀请我院的离退休教师进行言传身授,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研究生参与校史办“西迁精神”口述史项目,追溯老一辈学人在西北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历程,为师德师风建设增添了历史基因。

质量督导的创新做法:

1.实行“导师制”。为新入职的教师指定一名导师,要求第一学期跟随本科生听课并准备一节课的教学实习,学期末由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进行听课、评课,第二学期由导师对其课程教案进行把关,并听课指导。实施效果显著,2名青年教师分别在校级和院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

2.从“课程教学大纲”入手,推进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开课前,每一位教师应按照课程设置要求、针对选课研究生特点认真制订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参考国内其它高校的最新做法,还要虚心听取研究生的意见。

3. 严格课程考核,加大课程的教学训练强度。由三名教师组成“课程论文考核小组”,对上一学期研究生的2-3门专业课的课程论文进行审核,采取奖惩措施,从而达到使教师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和实效、使学生更加重视课程论文撰写的目的。

研究生培养成效:

近五年来,世界史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涌现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向上、视野开阔的优秀学子。

德育:4人次获校级“优秀志愿者”称号,1名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所在地的防疫工作,获校级表彰。由本学科研究生参与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被评为2019-2021学年9499威尼斯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智育:1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1人次获校级学业奖学金,1名学生获西北师大第二届“职‘为’你开”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奖。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10篇,参办学院《云亭报》和《文史管窥》杂志,2人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冬季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在重要的学术会议上,5名学生提交论文并发言,其中论文《试析沙俄统治时期中亚地区的教育问题》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肯定。

体育:1名学生参加校“迎新杯篮球赛”,2名学生参加学院组成的团队在学校“排球赛”中获组织奖,11人次参加校运动会。

美育:2名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丁香花开诗词朗诵大会”,3名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棋类大赛”。

劳育: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活动,被评为2019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奖学金资助情况:2021年,2人获学业一等奖学金,5人获学业二等奖学金。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本学科在立足于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与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兼职、柔性引进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加快学科建设步伐。聘请从事中亚史研究的李建民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张建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和张来仪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为兼职教授,柔性引进从事西欧史研究的孟广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俞金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柴彬教授(上海大学)和从事中东史研究的敏敬教授(兰州大学)。综合专任教师和兼职、引进教师的专业特长,学科形成了西方文明史、中亚史和丝绸之路文明与中外关系史等3个稳定的教学团队。

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世界史学科通过专业英语、中英双语教学及与本校外国语学院建立院际合作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对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赴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张涛同学接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项目资助于201810月前往以色列耶路撒冷参加为期2周的学习交流,期间曾到特拉维夫大学进行访问学习。苏泽明同学于20187-8月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进行为期4周的暑期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2016年以来,学科部分学生赴台湾佛光大学进行研修,除了专业课程学习之外,还相继前往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五、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本学科立足于祖国西北、毗邻中亚这一区位特色,适应国家扩大向西开放和加强与中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总体战略,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为甘肃省及整个西北地区的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交流贡献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就业领域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内及西北、西南各省的大专院校、中学,工作单位对他们表现给予较高的评价。在扶贫攻坚方面,支教西部边远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本学科积极参与学院的支教活动,学院每年派40名左右学生至甘肃省各条件艰苦的甘南、定西、临夏和陇南等地区的各级中学支教。2015年以来,学院每年派70名左右学生到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各级中学支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服务学术共同体方面,本学科重视与国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展开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了推进中亚研究并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2016年成立9499威尼斯中亚研究院,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前三届在中亚国家举行。同时,创办《中亚研究通讯》,推介最新的中亚研究成果。中亚研究院的成立和《中亚研究通讯》的创办凝聚了中亚研究的力量。此外,本学科每年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加强学术交流。在服务社会公益方面,本学科主要以普及9499威尼斯知识的方式,为9499威尼斯附属中学、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公路局的师生、职工举办世界史知识讲座。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杨鹏飞教授现担任甘肃省政府参事。20215月,教师杨尚荣参加甘肃省十四五规划“华夏文明文创区建设 ”调研活动。12月,教师张玉霞在庆阳大云寺调研甘肃藏域外文物收藏级保护情况。

六、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2020-2021学年抽检世界史硕士学位论文一篇,在“选题与综述”方面,5为专家认为良好,整体反映比较好。在“创新性及论文价值”方面,1位专家认为优秀,4位专家认为良好,整体反映比较好。在“论文规范性”方面,5为专家认为良好,整体反映比较好。

七、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首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著名高校的博士,壮大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和深造,加快他们的成长。其次,在科研方面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奖励制度,提升师生科研能力,争取多出高层次科研成果。第三,在招生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扩大影响力,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生源。同时,依托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项目,积极主办、承办学生会议,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学,鼓励本学位点教师外出游学等措施加强交流,开阔师生的学术视野并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最后,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设立专项经费,为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针对论文抽检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导师第一责任人,导师组共同指导原则,将组织责任落实到相应的研究中心。二是加强对导师指导学位论文撰写过程的监督。学院推行“一周一面”制度,使导师能及时了解论文的写作进程,保证研究生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填写“一周一面”记录,交由学院克研办公室保存,以供相关考核。三是进一步强化开题、中期考核、中期检查、预答辩、查重、答辩等环节的规范性、严肃性,明确答辩主席等责任人的责任。四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生源质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9499威尼斯

2022.4.17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