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报道之一: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重走长征路“胜利曙光”实践团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1-09-02浏览次数:2672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考察红军长征过境甘肃红色遗迹,推动红军过境甘肃历史研究。9499威尼斯重走长征路“胜利曙光”实践团9名同学在尚季芳教授的带领下,于20217月29日至8月4日前往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镇、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以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山城堡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寻觅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

  在实践开始之初,实践队员便广泛搜集红军长征途中涌现的红色故事,感悟长征精神,并将所搜集到的红色故事整理成解说稿,每到一个实践地点就由一名队员进行讲解。在腊子口战役遗址,由黎雅萍同学向大家讲述了腊子口战役的相关情况以及小战士云贵川的故事。在战争陷入困局之时,云贵川小战士以一根带铁钩的竹竿,勾住悬崖缝隙,顺着竹竿攀岩而上,带领红军敢死队攀上绝壁,炸掉敌人的碉堡,为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腊子口红军长征纪念馆里,实践队员观看了激战腊子口幻影成像,在观看时,实践队员被云贵川战士以及其所带领的红军敢死队爬上悬崖,炸碉堡这种奋不顾身,不惧生死的伟大精神深深打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正是由于一位位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造就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迈上红色征途 感悟长征艰辛

  20217月31日,实践队员从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代古寺出发,徒步前往腊子口战役遗址,18公里的路途,实践队员在烈日骄阳之下践行“重走长征路”,路途虽远,但激情高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一步步向前的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忍饥挨饿,艰难跋涉,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实践队员一面走,一面高唱红色歌曲《映山红》,歌声嘹亮,在山谷间响彻不绝。沿途红旗飘飘,从远处望去,就如同映山红开遍山间。队员们步伐一致,信念坚定毫不退缩。到达腊子口战役遗址后,队员们参观遗址,看着石壁上遗存当年战斗留下来的弹孔,仿佛如火如荼的战役就在眼前上演。如今天堑已变通途,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已被绿水青山掩映。腊子口已然成为追忆往事,致敬英烈,感悟长征艰辛的圣地。


  在腊子口战役遗址,实践队员重走了2.5 公里的红军栈道,2.5公里寓意25000里长征路,红军栈道依山而建,一侧是石壁,一侧是急湍流水,路途艰险显而易见。2.5公里路多是台阶,栈道无法容纳三人并排走,头顶有石壁,某段路途会提醒“小心落石,快速通过”。尽管如此,此行艰难仍不及当年红军所行之万分之一。在一次次徒步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对长征之艰难更加感同身受。

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初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各实践队员在实践地点认真学习,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感悟百年征程,明确自身责任。

  731日下午1时,实践队员抵达腊子口战役遗址。举目望去,隘口险峻尽收眼底,崖壑峥嵘,陡壁悬崖将天空近乎包围。“绝壁巉岩挡不住,神兵飞下万重山。”置身腊子口时,实践队员们深刻理解当时国民党军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腊子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实践队员走到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在党旗下举起右拳,在党员尚季芳教授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履行党的义务……”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誓言在山间回荡。实践队员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感悟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实践探索真知,钻研沿途历史

  1935年9月18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哈达铺,随后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到达。在此进行了为期6天的休整。哈达铺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处,当时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商号林立,贸易繁荣。在到达哈达铺时,指战员们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许多干部和战士都骨瘦如柴,有些在行军途中突然跌倒就再也没有起来。但在哈达铺,长征中的红军,不仅得到了物资和兵源补充,还得知了陕甘有红军和根据地的重大讯息。 

  7月31日下午,实践团队到达哈达铺镇。“一张报纸定方向”吸引了团队成员的注意。一张报纸,到底是什么报纸呢?到达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后,好像一切问题都有了答案。但在仔细看完这些文字之后,团队成员惊奇地发现不同的回忆录中记载着不同的答案。团队成员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有着不同的见解,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晋阳日报》;一说《山西日报》;一说《大公报》。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又不约而同的提出一些问题,这些报纸是怎么到达这里的?报纸又是由谁发现的?带着这些问题,实践队员团结一致,在书籍报纸中寻找封存在历史中的答案。

  “实践出真知,在行走中探究历史。”尚季芳教授的这句话牢牢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一路走来,红色印记深深烙印在这条路上的每条沟壑,我们亲自体验到这种春风化雨般的精神力量,它鼓舞着我们去探究历史,去找寻那伟大岁月里的感人故事,也推动着我们进一步成长。

重温革命记忆追忆光辉历史

  榜罗重镇,红色通渭。通渭县榜罗镇是陇中名镇之一,位于通渭县西南部,地处定西,天水两市辖区的交界地带。19359月26日,中共中央率领整编后的陕甘支队,自甘肃武山进入通渭,并于927日到达榜罗镇。并于当晚在榜罗镇中心学校校长办公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关于在靠近苏联边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正式决定以陕甘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榜罗镇会议作为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的唯一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是中国革命在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转折点”会议,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榜罗镇会议被誉为是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继“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二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202181日,实践团队前往榜罗镇开展实践活动。在纪念馆内,负责讲解的队员生动地为团队成员讲解着一幅幅珍贵资料以及革命文物的由来。从榜罗镇会议的召开、打麦场上的“喜讯”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住址,故事介绍,大家认真聆听,详细了解和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深刻感悟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站在时代的浪潮边,追忆党的奋斗历程,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广大青年学子发展前进的时代要求。红色基因中有信仰,能够使我们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激情;红色基因中有定力,能够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红色基因中有坚韧,能够使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红色基因中有胆魄,能够使我们“挟山跨海逞英雄”。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


走访英雄故里,探访红色静宁

  静宁县,六盘山西麓的一片红色沃土。

  界石铺,长征中的“领袖驻地”、会师中心。

  2021年8月5日,实践队员从静宁县城出发,前往距离县城30公里的界石铺镇。静宁是红色圣地,界石铺镇是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途经的主要地区,是红军长征中的“领袖驻地”,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有利中心基点”。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静宁县西北,312线国道旁,长征时,红军五次途径静宁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5位领导人,朱德、彭德怀等9位元帅,徐海东、陈赓等8位大将,杨成武等47位上将、161位中将以及千余名少将曾在这里宿营或战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唤醒了群众的革命觉悟,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宣讲员马海雲分别从长征时期红军先后五次经过静宁、扩充红军、建立红色政权等方面宣讲了红军长征过静宁的光辉事迹以及红军精神对静宁人民的深远影响。2015年9月3日,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屏幕上第一位老兵在经过主席台前的庄严敬礼感动了无数人,他就是静宁籍老红军余新元。老红军余新元,百战英雄九死一生,坚定信念跟党走。他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段段感人的场景,刻画出一位不忘初心、为国争光、严以律己的革命人物光辉形象,实践队员听后无不深受感动。


吟诵红色诗词  感悟先辈情怀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山城堡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沟壑区之间。1936年11月,一场关系中国命运的战役在这里打响。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是长征最后一战,也是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最后一战

  2021年8月4日清晨,实践团队来到了庆阳市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古城堡早已褪去了往日的风采,在多年的风吹雨打下稍显陈旧,却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感。实践员进入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解说和带领下,成员们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个个镜头、一件件实物,用心感受了革命先辈在艰苦困境下不懈斗争、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体验了革命前辈为人民幸福奋斗终生的伟大情怀。实践队员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参观中国共产党光辉事迹,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虽然未能亲眼目睹当年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杀敌,却也深刻明白今日之盛世家园是先辈们的无畏牺牲。眼前这些遗物像一位位老者,向我们诉说着八十多年前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参观完纪念馆后,实践团成员们肃立在石碑下,朗诵着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队员们的声音响彻在山间,响彻在红军浴血奋战的土地,响彻在今日和平统一的时代。红军长征经过环县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播撒了红色的种子,传播了革命的道理,为环县人民带来了希望,成为了环县人民投身于革命的精神动力。

  “走路靠驴子,吃饭靠糜子,穿衣靠皮子。”老人们口中的顺口溜是过去环县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今天的环县,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梯田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这盛世如先辈们所愿。

长征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恢宏的一部血泪史,它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毅力,在极端刻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排除万难,突破了重重险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长征是一条路,不仅仅是标有二万五千里数字的路,还是无数红军战士蹚出的一条血路,是共产党人的光明之路。长征之路从未终止,长征精神永不过时。在面临危难之时的中华民族,依然不缺乏那些敢为人先的人,不缺少那些踏实苦干,砥砺前行的人。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是一代留存史册的传奇,是绵延至今的精神动力!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亲身实践,深入感悟,实践队员深刻了解到了红军长征的不易,革命往事不消散,红色记忆永流传。革命先辈是历史的铸造者,是革命的见证人。重访红色长征路,实践队员坚定了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险,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初心。



Baidu
sogou